返乡记:便利与问题同在 四线城市网约车渐入囧途
近几年网约车经历了从兴起到野蛮成长再到规范调整的发展历程,去年年底,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领衔全国各地相继颁布实施网约车新政,摆脱“黑户”的网约车发展现状如何?时值春节,笔者走访体验发现,诸如笔者所在的四线城市网约车发展面临不少尴尬。
以往谈起春节,打车难打车贵绝对是让人最为头疼的事件之一,不少人返乡走亲戚让一个城区面积仅有68平方公里的四线城市变得极为拥堵,而该市出租车仅有两千辆,显然很难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于是乎,出租车司机都要趁此机会大捞一笔,上车不打表,漫天要价,顺路拉人等乱象层出不穷。即便如此,想要打到车也要早点出门,否则一旦遇上出行高峰,就只能望车兴叹。
如今,这一现象悄然变化,马路上空车出租车比比皆是,皆因出租车不再是出行的唯一选项,除了有车一族不断壮大以外,网约车的加入对其生存构成极大挑战,此前,滴滴刚入驻该城市时,遭到出租车集体围堵,但市场驱动才是发展之道,在极大满足市民需求的前提下,网约车浪潮席卷而来。
据网约车司机刘师傅介绍,春节期间平均每天收入400元以上,相比平时高出很多,这也充分解释了打车难这一历史性难题的破解之道。虽然价格与出租车相差不大,但随叫随到,不搭载乘客的乘坐体验还是受到市民青睐。
以滴滴为代表的一众网约车由于身份问题一直饱受争议,最终政府部门为其正名。当然,会有诸多条条框框加以限制,笔者所在的城市也不例外。
然而,笔者调查发现,该政策虽然发布实施,但并未真正落地,比如,按照政策要求,车辆使用性质为预约出租客运、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等,笔者以乘客身份通过滴滴打车发现,所乘坐车辆并未变更性质,也未安装相关装置,据滴滴司机周师傅介绍,包括其同行在内也都未进行车辆性质的变更和加装装置,“如果都按照要求来,我们划不来,肯定不再做滴滴司机了”。周师傅所说的划不来其实意指车辆性质变更后就有了报废年限的限制,同时安装相关装置也增加了用车成本。
目前,司机都还是像平常一样,多以兼职身份有空就出来跑,并不打算把网约车作为专职,“十个网约车司机九个是兼职”周师傅不无夸张地说。
究其原因,还是城市的市场体量过小。周师傅向笔者介绍,由于城区面积小,乘客乘车距离经常比接客距离还短,赚钱太少,为此,一些司机为了节省成本更愿意在路边喊客,以节约平台的20%提成,部分有长期驾龄的老司机干脆放弃平台继续作黑车跑长途。
“大多数网约车司机都是年轻人,图个新鲜,不会长期干这个的”周师傅表示,这就是四线城市网约车面临的尴尬境地。
笔者另一大感慨是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金钱观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很多年轻人更加重视自身生活品质,而不再唯金钱是瞻,即便春节能明显提高收入水平,仍有不少人更愿意放弃这部分收入陪家人或者走亲访友。“我是因为今天很闲才出来跑”滴滴司机李师傅是一名30岁的职员,他的不少同事和朋友也都在滴滴上注册,但不少人甚至从来没接单。据李师傅介绍,滴滴为了鼓励司机接客,推出了每天接满25单给予60元奖励的激励政策。
通过近几天体验,笔者认为,即便不做任何限制,网约车在四线城市发展潜力也很难再有大的突破,如今政府又提高准入门槛,一旦真正落地,会否一夜回到“革命前”?其实,市场的平衡最终还是应靠供给与需求双方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