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互联的三大追问
新的一年,汽车电商如何撬动消费端?这个话题可以延伸为以下六大方向,这些问题的落实或解决,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商行业的发展。
电商如何撬动消费端?
上海网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皋勋
六大变量将影响汽车电商走势
新的一年,汽车电商如何撬动消费端?这个话题可以延伸为以下六大方向,这些问题的落实或解决,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商行业的发展。
首先,现象级的产品能否出现?比如特斯拉Model 3、上汽荣威eRX5等热门车型以及新造车势力蔚来、乐视、车和家等公司的第一款量产产品能否按时推出,都值得期待。这些“划时代”的产品有望成为汽车电商的增量。
其次,能否通过互联网金融将整车交易抽象、分解成门槛更低的出行产品(即为移动出行平台供车)?汽车电商可以通过正、反向融资租赁以及信用贷、分期、回购的组合应用(目前已经有蚂蚁金服、微众银行等)来推进产品销售。
第三,神州买买车等后起之秀,市场拓展速度是否可以继续保持?它们很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增量来源。
第四,低速电动车如果能利用电商的方式销售推广,是否将造就急速扩张的电商巨头?我认为,率先破局并得到被行业认可的电商有可能“赢者通吃”。
第五,在汽车之家和易车都对自营汽车电商业务进行调整的背景下,平安的金融产品是否可以在汽车之家的用户群中形成应用场景?易车压上全部筹码的易鑫金融,能否形成独立的服务网络?这些都将是2017年的看点。
最后,2016年腾讯汽车提出了社交电商场景概念,阿里汽车则首次公开了全年销量数据,并突出车秒贷的地位。海量资源在手的这两大平台将是2017年最值得关注的变量。
车联网服务能让更多消费者买单吗?
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李建宇
车联网服务爆发还要再等两三年
车联网服务以及由之带来的新车联网率应该会有稳定的增长,但大规模爆发应该不会出现在2017年,可能是两三年后到来。
目前,车联网业务普遍采用服务打包,让用户免费试用一段时间后再选择是否续费。未来,车联网服务将逐渐分化为面向B端车厂的服务和面向C端用户的服务,前者免费的时间可能更长,而后者在短暂试用后则要按需付费。
随着这种趋势的出现,联网车辆累计规模将越来越大,也不会出现像以前一样过了免费试用期的车辆续费率很低(只有10%)的情况。同时,针对用户的服务会越来越多样化,转变为既有2B又有2C的服务。其中2B的服务将使用户长期保持联网率,而2C的服务未来会更加个性化、场景化,通过OTA方式不断引进新的功能。
总体来说,2B的车联网服务更多的是流量消耗不大的需求,主要包括安全类、控制类、解决出行痛点类(如地图导航、语音功能)服务。而2C的车联网服务则重在满足用户个体化、差异化的需求,其付费方式会非常灵活,可以是应用组合、短期促销等方式。但目前来看,车联网服务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爆发。
除专车外,其他移动出行方式有成长机会吗?
悟空租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营销官朱旭
未来我国汽车租赁市场规模将达千万辆级
出行无非分为“自驾出行”和“代驾出行”两类。当“代驾出行”做到流量足够大、客户足够多的时候,平台自然会想到做“自驾出行”,这其实也是滴滴出行推出租车业务的原因。
悟空租车走的是B2P模式。在中国,1小时以上的自驾需求远未被满足,这与我国租车市场的现状有关。在国外,排名前五的租车公司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中国,除神州、一嗨外,人们很难说出第三大租车公司的名字,因为80%的市场份额都在中小租车公司手中。它们数量巨大,达上万家,普遍缺乏品牌影响力、技术后台和统一的服务标准。悟空租车要做的就是中小租车公司的整合者,为它们提供风控、管理、服务体系,使其为用户提供更加标准化和完善的服务。其实这种模式与神州租车的很像,不同的是神州是自有车源,而我们是共享车源。
与国外相比,中国租车市场还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在美国,在几乎人手一辆车的情况下,其租赁车辆还有近500万辆;而中国目前13亿人,3亿人持有驾照,但租赁车只有将近60万辆的规模,可以说差距十分巨大。我们判断,未来中国的汽车租赁市场至少会有1000万辆的规模,其中出现5~6家百万辆级的租车公司完全有可能。下一步,悟空租车将进一步扩展城市和车队规模,同时把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做得更好,这是我们要做的两项重要工作。
PP租车创始人兼CEO张丙军
共享租车有巨大成长空间
关于共享租车的趋势,我要分享一项数据:当前在中国,3亿多人持有驾照,但其中近2亿人没购车,原因包括北上广等城市的小客车限购政策及购车成本高等。PP租车所经营的共享租车模式,使消费者在不保有汽车的情况下有车开,有车一族能随时开上自己想开的车,成为一个低门槛、高性价比的自驾出行解决方案。
时下,共享的理念正逐渐被接受,共享经济的不同模式在不断涌现,用户的心态也变得越来越开放,这个趋势不可逆转。未来,社群经济将是主流经济。现在PP租车拥有超过100万名注册车主,占中国1亿车主的1%。我们预测,未来3到5年,中国将有10%的车主参与到共享租车的队伍中,这意味着共享租车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嗒嗒巴士联合创始人刘甜
共享大巴行业的难题仍在效率提升
共享大巴自2015年诞生以来,经过近两年的“大浪淘沙”,目前市场格局基本已经确定,各家运营公司的业务和市场占有率都比较稳定。行业已经不再是发展初期单纯靠“烧钱”获取份额的状态,而是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2017年,共享大巴的机遇在于几大方面:一是用户对共享出行有了更加直接和深入的认识,对共享产品的接受度正逐步提升;二是车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程度日益提升,更加方便平台进行管理调度;三是随着环境压力日益增长,政府对基于集约化出行的共享大巴给予越来越多的支持;四是新能源车辆日益增多并不断进入共享大巴平台。
目前,这个行业面对的主要难题仍是运营效率的提升。此外,作为新生事物,共享大巴出行不同于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已有的政策还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的出行新环境。这需要得到政府支持,比如城市道路上公交专用道在更大程度上开放,在城市内停车点、停车位、充电场站等方面给予支持。
宝驾出行创始人兼CEO李如彬
分时租赁市场将有较大增长
罗兰贝格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到2018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的市场容量将由目前660亿元/年激增至3800亿元,其中包含专车、顺风车、快车等乘坐共享方式以及汽车租赁、P2P租车等驾驶共享方式。根据预测,明年中国驾驶共享市场的容量应该为380亿~760亿元。
宝驾目前的核心业务是分时租赁的搜索和预订工具,即像携程一样搜索和预订共享汽车,属于在线租赁代理。在汽车租赁行业,P2P和传统门店属于预约租车,而分时租赁则属于计时租车。据我们了解,2016年几大分时租赁运营商,如上汽EVCARD、力帆盼达、北汽GOFUN等投入的车辆基本都在5000辆左右;2017年,上汽EVCARD的车辆规模要增长到6万辆,其他几家平台规模预计也将翻倍。除这些有车企背景的运营商外,一度、巴哥等创业公司2017年的规模也会有所扩大。此外,传统中小型租车公司在2016年大多虽处于观望状态,但新的一年都将投入小规模车辆进行尝试。大型租车公司的动作预计不会太大,目前只有一嗨租车预计2017年下半年投入新能源分时租赁车辆。一个新的现象是,充电桩企业也会陆续进入这个市场。
作为分时租赁第三方平台,宝驾2016年拿到2000辆车的分销权,预计2017年这个数字将为1万~3万辆。综合上面的情况,我们判断,2017年垂直分时租赁运营商的业务规模会有很大增长。
目前,分时租赁行业最大的困难还在于未能达到理想的出租率,空置率普遍较高。做得好的垂直运营商能达到每天2~3人使用,而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达到日均1~2人使用。未来,随着车辆和乘客数量的快速增加,可以逐渐将人力和运营成本摊销,通过开源和节流向盈利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