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电商检测如走过场 消费者权益如何维护?
近两年来,二手车电商市场风起云涌,在互联网创业的浪潮下,新兴的二手车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优信集团、人人车、瓜子二手车、车易拍等数十家平台获得资本的青睐,融资数千万至上亿美元不等。这些号称“摆脱中间商”、“让二手车交易更透明放心”的二手车电商,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二手汽车电商,一座待挖掘的金矿
在美国,二手车交易市场已经成熟,每年二手车的销售数倍于新车销量。相关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美国新车年销量平均为1,467万辆,而二手车年交易量平均为3,972万辆,且十年来美国二手车交易量每年都超过新车销售量,2015年美国二手车交易量为3,828万辆。 而在中国,随着汽车消费的迭代,二手车交易也迎来高速的增长。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量为941.71万辆,而根据预估,到2020年中国二手车交易量将超过2000万辆,交易金额超过1万亿元。 此外,鼓励二手车交易政策的出台也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苦干意见》,要求各地人民政府不得制定实施限制二手车迁入,截至7月,已有8个省区102个地市取消了“限迁”,这意味着二手车交易区域将会更加的宽泛。
主流二手汽车电商商业模式分析
不过日前,有媒体记者暗访部分二手车电商时发现,许多二手车电商宣传中号称数百项的车辆检测大多“走过场”,十分钟即完成车况检测,对于车况的“严格把关”形同虚设。而同样的情况,在4S店需要花费近半小时,而且需要用到各种检测工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还得从各个二手车电商的商业模式开始分析。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五种:
1、个人车源交易平台,纯C2C模式
这种模式的代表是人人车、好车无忧以及赶集网专门打造的C2C平台赶集好车,通过提供免费上门检测车况信息服务,验车成功后把二手车信息发到官网,同时评估师会陪同买家上门看车,确定交易后双方再通过交易担保与售后服务跟踪等方式实现O2O闭环。
2、寄售模式
优车诚品、大搜车、卓杰行等平台采用了二手车寄售模式,卖方通过将汽车放进线下体验馆中进行寄卖,车源主要来自于个人、二手车经销商、4S店三个渠道。
3、C2B交易模式
这种模式的代表平台为开新二手车帮卖、平安好车,卖车车主先通过线上平台预约卖车,然后开车到线下门店或检测点进行检测。由平台出具检测报告后,终端车商通过平台进行出价竞拍,价高者得,最后由终端车商把车卖给C端用户。
4、B2C模式
B2C模式的代表为优途、优信,通过线上平台对二手车进行收购,然后再利用平台或线下卖场转卖给消费者,收取差价盈利的“买进卖出”模式。
5、B2B模式
这种模式其实不介入车辆的直接交易,而是搭建一个二手车商间的B2B拍卖交易平台,代表平台有车享拍、车易拍、优信拍等。
根据以上对于目前主流二手车电商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二手汽车电商在进行二手车检测时采取的是上门检测的方法。
而这种二手车评估的过程基本是这样的:通过漆膜仪检测车漆厚度以此判断车辆有没有维修过;通过“看”的方式,评估师观察螺丝是否有松动渗油痕迹,观察门框是否有修补打腻子的痕迹;通过冰点仪测试水箱内防冻液冰点是否过高;通过万能表检测电瓶电压;通过胎纹深度测量仪、刹车片标尺来检测轮胎是否需要更换以及刹车片的磨损情况。
在不借助例如举升机之类的器械时,无法检测出发动机变速箱否有拆卸的痕迹,是不是有托底的痕迹、漏油的痕迹、修复的痕迹,悬挂是不是更换过,是否维修过,底盘是否有更换过或者需要更换,而这些都是判断一台二手车是不是事故车(大事故车)的重要依据。
而且,不管是所谓的B2C模式还是C2C模式,只要有上门评估检测,都不可避免的有评估师的介入,这些上门服务的评估师来自于提供检测服务的二手车交易网站,也就不可避免地有二手车交易网站的介入(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C2C应该是先C2B,然后再B2C),而这些提供上门评估检测的二手车网站大多是做二手车交易的,并非独立的第三方。
一方面,因为上门评估师占据技术上的主动权,因此评估师便有了故意压低价格的可能,也就有了转手卖高价的“拼缝”机会。另一方面,某些二手车网站是通过收取交易佣金来盈利的,某种程度上,如果评估师对某台车的评估价格压得越低,那么这台车越容易出手卖出,那么这家二手车交易网站的交易量便会越大,这家网站通过交易赚取的佣金(盈利)也就会越多。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二手车交易价格在3万以内的占比最大,占比为43.74%,3-5万占比18.97%,5-10万占比20.34%,10万以上占比16.95%。整体交易量与交易价格呈现线性关系,越昂贵的二手车,越难被销售。
由此,我们可以大概描绘出二手车消费主力群体的画像:他们购买二手车,价格是第一位的考量要素。以五菱荣光为例,二手车的指导价格在1.66-4.50万之间,价格非常低廉;根据车型来看,他们大多有运输需求,汽车对他们而言,工具性用途远大于其他的功能性用途,换而言之,他们不需要汽车来装点门面或凸显优越。所以,这部分人群对于价格十分敏感,而且在选择二手车的时候十分注重车的质量。
在58同城发布的《58同城2016年第三季度二手车消费行为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从对车况检测的重视度而言,94.19%的男性消费者和92.77%的女性消费者均认为购买二手车之前需要进行车况检测,甚至不少消费者会通过专业书籍、网络等自学车辆检测知识,以便能更好地了解二手车车况。
挥之不去的魔咒
二手车电商爆出此类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率先将二手车电商推向审判台的是3.15晚会对车易拍的曝光。报道称以“快速”、“透明”、“无差价”为卖点吸引用户的车易拍实则充满“不透明”“高差价”的隐秘。车易拍分别对应买家入口和卖家入口设计了两套后台,卖家看到的价格和买家看到价格是不同的。案例显示,同一款车的竞拍价格,卖家看到的7万元,买家看到的则是6.5万元,中间5000元的查价竟以“渠道服务费”的名义给了4S店。
除了高差价,更让消费者受伤的恐怕还是防不胜防的数据造假行为。近期,瓜子二手车被广东省消协点名,指出在其二手车直卖网上售出的车辆,出现了严重调表现象,原本行驶5万公里的车两却显示9000公里,消费者投诉未果后,决定付诸法律。
此外,隐瞒“水浸车”“事故车”等未经过严格审查的车辆在二手车电商上交易,导致买车人利益受损的事件屡见不鲜。据媒体报道,在记者对人人车的暗访中发现,评估师的评估标准存在很大的“可操作区间”,对事故车能瞒就瞒,对价格的评估也只是根据平台交易纪录和经验,没有严格的评估标准,而且评估师的专业能力良莠不齐。
一位从事汽车电商的朋友告诉笔者,目前二手车电商最突出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及信任的问题,传统二手车行业黄牛党的顽疾在二手车电商仍然存在,而且是整个行业的通病。而另一方面,二手车延保、售后等问题都是制约着二手车电商发展的痛点。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应引入“第三方”,权威评估管理体系
二手车电商出现的初衷,是解决交易过程中关于车况、价格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然而二手车电商平台的检测报告却无法真实还原车况,无法详细提供历史出险情况、维修记录给消费者,难免让消费者对号称上百项检测报告的“含金量”存疑。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此前针对二手车电商行业的调查分析认为:消费者应该谨慎对待网络买卖二手车行为,同时二手车平台也应该加强自律。不过,当前行业缺乏对二手车网络买卖的政府行业监管,缺乏管理措施正是导致二手车电商鱼龙混杂的原因。“二手车电商平台为了成交量‘好看’和控制成本考虑,恐难做到对每一辆车都能尽职检测。”省汽车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商是国外流行的二手车交易模式,但自己检测自己卖,难以保证真实性。当前国内二手车交易缺少权威的第三方评估体系,只有通过第三方,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