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骗补”风波远未结束 客车业受严重影响
这一场新能源汽车的“骗补”风波,还远远没有消退的迹象。
近日,力帆乘用车与重庆恒通客车接连收到财政部的处罚告知书。其中,力帆乘用车涉及“骗补”的金额达1.14亿元,重庆恒通客车涉及“骗补”的金额达2.83亿元。这是继9月8日财政部通报5家骗补企业后,第二批涉事企业浮出水面。
“财政部官网公开通报的只是第一轮,远远不止这些企业。”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直言,在收到财政部处罚通知后,陆续会有一批涉事企业曝光。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重庆恒通客车涉及“骗补”的金额与车辆数量,与此前业内广为流传的一份涉及72家企业“骗补”或“违规”取得补贴的名单不谋而合,而力帆乘用车涉事的2395辆车共计1.14亿元,也与这份名单中的“有车缺电”数据相符。
“这份名单中的详实数据不是可以随意捏造的,因此名单的确有一定的真实性。”上述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因骗补事件以及这份名单,现在整个客车行业都处于动荡期,全行业都在与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一位客车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骗补事件被曝光后,客车行业“深受打击”,补贴延迟发放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资金流动,新补贴政策与新能源推荐目录延迟出台,也影响到了企业经营与生产计划,客车企业都在盼望着新政“靴子”能够尽快落地。
●骗补名单还将陆续曝光
9月8日,财政部官网发布《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曝光了5起新能源汽车骗补案例。此后,一份涉及72家骗补企业的名单在坊间流传,引发关注。
“按照(业内流传的)那张具有一定可信度的骗补名单来看,72家共涉及骗补金额高达92.7亿元,可以说这次事件在业内外引起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财政部这次是要‘一锅端’,追回补贴资金。”上述业内人士指出,“接下来,还会有不少于72家涉事企业名单上的企业浮出水面。特别是上市公司,他们收到财政部通知后必须要发公告。”
果然,进入10月,就在行业认为“骗补风波”暂告段落时,两份上市公司公告再度“引爆”这一事件。
10月1日,恒通客车控股股东西部资源(600139,SH)公告称,收到了《财政部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告知书》显示,恒通客车2013年至2015年生产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176辆车实际安装电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信息不一致,不符合申报条件,共涉及金额2.83亿元。
对此,财政部将追回2013年至2014年874辆新能源汽车已获得的2.08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拟作出6236.4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2015年生产销售不符合申报条件的302辆新能源车不予补助,并取消其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此后,力帆股份(601777,SH)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力帆乘用车收到了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关于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处理决定》。《决定》指出,力帆乘用车申报的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2395辆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补助资金1.14亿元,财政部决定不予补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补贴动荡”冲击企业资金链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全行业大范围核查,对于骗补重灾区的客车行业影响最大。
“客车行业大受影响,补贴延迟发放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资金流动。”一位客车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受骗补事件影响,“国补”迟迟未发,企业仍有大量应收账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极大冲击。“一些严重依赖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企业,现在只能靠借款来维持生产。”
对此,一位行业内专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次事件确实对客车行业的资金链造成了巨大冲击。“对传统燃油车为主营业务的客车企业来说,还能慢慢回血,对较为依赖新能源汽车作为支撑业务的客车企业来说,未来日子十分不好过,例如被取消中央财政补贴资格的苏州金龙,未来极大可能摒弃新能源汽车业务。”
除受到资金压力外,多位客车企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客车企业当前都盼望着今年最后一季度相关新政策能够尽早落地,以便恢复正常生产计划。
此外,记者了解到,受骗补事件影响,客车行业产销量也出现了不小幅度的下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客车产销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3%和8.9%。以力帆为例,8月,其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13辆,同比下降95%;销量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2辆,同比下降18%。
“新的补贴政策一直不出来,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持币待购的现象,加上此前被退回重审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也未出台,企业的生产计划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一个客车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过,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透露,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有望在10月公布。有关补贴政策的细则,也会在后续产业政策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与新能源整车企业准入、目录管理、平均燃料消耗量和碳配额管理办法等联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