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柱盲区”无法消除吗?
新手司机可能很有体会,那就是当汽车行走在拥挤的街道,四周有行人穿行,或者是驻车的时候,都是会判断不了车头到障碍物的距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汽车作为一个封闭的空间,前有发动机舱,后有第二排座椅和后备厢。驾驶者坐在车中间的位置,视野多少都会受到阻挡。我们没有办法对外面的事物进行判断,所以就非常的紧张。我们看不见的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盲区。
每辆车都有盲区,而且车辆后方的盲区大于前方。对于盲区,现在汽车普遍的做法是在车辆四周安装摄像头,用摄像头代替人眼,查看四周的景象。现在一些配备360°全景摄像头车型的售价也已经下放到2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了。不过360°全景影像也有它的弊端。比如说,它大部分的使用场景是驻车的时候,针对的是后方盲区,在行车的时候不能使用。再比如说,它的反应速度偏慢,当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影像反馈到车内屏幕,驾驶者再进行判断时已经晚了。所以如何消除车辆前方盲区,各家厂商也是绞尽脑汁。
汽车 “A柱”盲区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对于汽车的构造而言,A柱是不可或缺的安全大梁,没有它就像是桌子没有腿一样,也许达到了极简主义的完美,但完全丧失了实用之一的安全。所以在行车过程中A柱对驾驶人员视线的不利影响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为了尽可能的消除“A柱”盲区,避免由此带来的车祸,很多个人或汽车公司开始研究“A柱”盲区的对策。
汽车A柱视线盲区造成的交通事故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每年因A柱盲区导致的车祸占总数的30%,A柱盲区已然成为汽车上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
提高A柱材料强度,在A柱上开三角窗。
缩小A柱盲区,现在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加强A柱的强度,将A柱变细,或者在A柱上开三角窗。A柱变细之后可以改善视野,但是A柱也不能无限制的细,毕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适合在A柱上加一个三角窗的大部分是一些MPV,轿车上也有,但是不多。A柱除了关系到汽车安全之外,还与汽车造型设计密不可分。因此,不是所有车型的A柱都适合加装一个三角窗。
网状,镂空A柱
也有一些厂商将A柱设计成镂空的造型,以改善盲区。不过还没有见到实车采用了这样的做法。沃尔沃早在2001年就推出SCC(Safety Concept Car)概念车,该车就采用镂空A柱的设计。网状镂空的A柱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对改善盲区,提高安全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一向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SCC安全概念车在2001年底特律全球首发,它是沃尔沃公司在主动安全方面处于领导地位的起点。从设计角度讲,也为当时C30的设计提供了启迪。沃尔沃提出这个镂空A柱在当年绝对是一个超前的概念。虽然最终没有在量产车型上出现,但还是要佩服沃尔沃的勇气。
虽然沃尔沃没有将镂空A柱运用到实车当中,不过起亚汽车可能会将它实现。起亚推出的概念跑车GT4 Stinger与沃尔沃采用的方法类似,也是镂空的A柱。GT4 Stinger是2014年推出的,起亚汽车有计划将其量产。或许到时候我们就能在实车上见到这样的设计了。
镂空的A柱并非完美,首先不说它的材料使用以及加工难度。单单在设计上,我觉得它很难与内饰的风格形成统一,在设计美学与功能使用上存在矛盾。现在大部分厂商都非常重视设计美感,这样的A柱究竟能不能得到推广还存在很大疑问。
大面积前挡风玻璃,无A柱设计
解决前方A柱盲区的终极办法当然是取消A柱,在汽车界还真有这样做的。科尼赛格Agera R就采用大曲面前挡设计,以此获得更好的视野。但是科尼赛格Agera R虽然没有了A柱,但是在前挡风玻璃中间有一道竖着的梁。这可能是由于没有A柱而加固车身用的。这样的方法确实能让盲区小一些,但是相信很多人看这样的前挡风玻璃也会觉得别扭吧。
除了科尼赛格以为,萨博Aero-X概念车拥有180度的超宽阔视角,朝着“透明A柱”的设计方向思考。不过由于是概念车,而且萨博品牌已经破产,所以这样的设计也许不会出现了吧。
虚拟风挡技术
近年来,也有一些概念化的A柱设计思路。捷豹路虎360度城市虚拟风挡技术,能通过投影使汽车A柱等盲区部分变“电子透明”,从而让驾驶员拥有更直观的视线,避免事故的发生。实际上A柱内部为显示屏,而外部则安放了摄像头,通过将摄像头画面传输到A柱内部,最终实现了A柱部分的“电子透明”化。
还有“MINI视觉增强技术”智能眼镜,它的X射线透视功能将车外摄像头捕捉到的影像信息以适当的形式显示出来,让驾驶者看到A柱外的虚拟影像。这一功能让驾驶者可以看到原本看不到的区域。不过这个技术是与眼镜一起配合使用,感觉在今后运用当中,依然存在不小的障碍。
简单粗暴直接的增加屏幕
以现有的技术,一些公司开发了这种A柱盲区显示屏。我觉得这不但不会提高安全性,反而有很大的安全隐患。首先屏幕都是发光的,驾驶者开车的时候始终对着一个光源,对驾驶者的眼睛就不好。其次,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屏幕肯定会有延迟,特别是高速开车的时候,很难捕捉到清晰画面。第三,A柱盲区显示屏增大了A柱的面积,本身视野反而变差了。
总结:好的科技就是让人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对于A柱盲区,或许用不着什么科技。眼下,A柱的盲区的问题不可避免,汽车行驶中盲区不会减少,但是我们的视角在不断变化,通过提前观察可以减少盲区造成的影响。其次恰当调节后视镜,让自己的车身在后视镜中出现一小部分,以便判断相对位置,以减少盲区。特别是在急转弯时,A柱挡住了视线,扭动下脑袋就可以避过盲区。若要变线,除了看外侧后视镜,也要扭头看看车辆侧面有无车辆靠近,通过空间的改变来有效得消除盲区。现实的盲区不可怕,思想的盲区最可怕。汽车行驶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在复杂的路段,拐弯前必须提前观察周边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