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估值10亿,有着汽车电商领域“独角兽公司”——车风网近日宣布倒闭。多方消息透露,汽车电商网站车风网日前已在内部宣布解散,所有员工停止上班,公司将提供一个月的补偿。
创始人王作梁在员工大会上透露,公司之前一直与腾信股份存在纠纷,腾信股份在没有完成5亿元投资的情况下,开始向车风网追讨前期的投资款,双方在投资款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成为车风网倒闭的直接原因。
表面看是腾信股份或因车风网模式争议过多,进而反悔此事,使得车风网彻底陷入危机。但从本质上来看,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过度依赖资本,一旦资金链断裂,其下场只有毁灭。
这些汽车后市场领域的“独角兽”,都倒下了
一、 估值10亿的车风网
车风网成立于2013年,共经历了4轮融资。
1、2013年,车风网成立
2、2014.5,获500万天使投资
3、2015.3,获1000万Pre-A轮投资
4、2015.5,获6000万Pre-A轮投资
5、2015.7,宣布获得5亿B轮融资
后三轮都来自于同一家基金:腾信股份。
车风网的模式是汽车分销,通过买断车型保证车辆供应,同时保证价格优势。
从行业来说,电商平台根本无法控制货源,一些热销车型往往拿不到,这使得其一直在销售冷门车型。其次,电商平台不具备交付能力,消费者仍要通过线下4S店提车,通过物流交车又是一个十分麻烦的事情。
而一旦售车周期被拉长,电商平台将同经销商集团一样,被占用大量资金,资产负债率会急剧提升,资金压力变大,而且容易造成亏损。
走低价路线且裸车毛利低需要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盈利。以车风网买断车型的经营方式,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才能维持,无疑使汽车电商平台的模式变重。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整个平台的运营都将出现阻滞,难以继续正常运营。
然而,腾信股份在未完成5亿元投资的情况下,开始向车风网追讨前期的投资款,这成为压倒车风网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估值6亿美元的博湃养车
与大多数上门O2O创业公司类似,博湃养车想要践行“滴滴”的路子。用低价甚至是补贴的方式来迅速圈占用户,再用第一的市场份额去融下一轮投资,再圈占用户,周而复始当累计了一定体量用户数后尝试造血。
博湃共完成两轮融资:
1、2014年9月创新工场千万元级A轮融资
2、2015年3月京东、易车等参投的B轮1.1亿元融资
B轮融资之后,在整个市场的竞争刺激下,快速在全国进行扩张以及补贴推广,推出了1元或者免费的“45项车辆监测”活动,并搬离东四环不足100平的写字间,至亦庄独立办公楼。
博湃还对外高调表示,2015年下半年开启决战,吃下整个汽车后服务市场,并计划2016年年底覆盖100个城市,招聘1万名技师。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从下半年开始,资本对于O2O的补贴模式抱有谨慎态度。几家上门保养公司都在启动C轮,没有一家达成。
“博湃养车的市场份额很大,拥有绝对优势,和投资人也已做好了约定。没想到资本寒冬先一步到来了,投资人直言,之前约定的融资金额无法满足,只能给1/10。”今年9月份,胡鹏曾委婉表达过C轮融资失败的消息,几个月前达成的1亿美元融资化为泡影。
融资失败后,前期的大摊子反而成了击败博湃的一记重拳。博湃之所以迅速扩张是希望通过订单量增加降低边际成本,但事实上成本并未降下来,博湃基本上是接一单赔一单,“上门保养是赔钱的,成本比4S店高,做一单赔一百多块。”而1400多名员工每个月单工资就有六百多万。
一般中低端车保养的客单价在500元左右,毛利只有30%左右,再减去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及快速铺开市场的成本,盈利真是一件极难极难的事情。
其实在理想状态下,博湃的商业模式说的通:将从上门保养这个切口切入市场,将用户流量逐渐引流至附加值更高的服务项目,引流至整个后市场,从而获得更高的现金流和自我造血能力。
博湃也在向这个方向转型,希望将用户引至利润高的汽车钣喷服务上。相比较常规保养,汽车钣喷的毛利至少在60%左右,甚至高达100%-200%,于是7月份,博湃养车开展了上门取车到店钣喷业务。
但这一服务并未将博湃从泥潭中带出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加重了它的困境。“这是一个很低频的业务,虽然毛利上去了,但是业务量上不来。”也就是说,博湃对外宣称的月15万单并没有有效转化到钣喷订单,上述前高管将失败原因归结为频率太低。
“博湃自己建了两三个体验店,但是业务量没那么大,型转完了也彻底没钱了。”他如此说道。
三、E洗车
e洗车成立于2014年,主要提供上门洗车、上门保养以及到店洗车等洗车O2O等服务。公司由此前在中国平安负责车险业务的段东仁创办,张晶于2014年加入,张晶2009年曾在凡客诚品工作,2013年加入滴滴任运营副总裁,2014担任e洗车CEO。。
根据公开消息显示,e洗车上线于2014年11月,其母公司微积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2013年1月曾获得博洛尼家居创始人蔡明等15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
2015年3月,其对外宣布获得平安创投领投的2000万美元A轮融资。然而,同年5月,原CEO张晶被证实离职,公司的全面业务目前由董事长段东仁接手,e洗车已经名存实亡。
据离职员工透露,e洗车在今年5月份曾发生过一次裁员,“员工人数最多时达到160人左右,如今只剩下20余人,包括技术、客服、财务,用以维护到店业务。”“当时e洗车的人员大部分为研发和BD,人员工资结构非常庞大,高收入也非常多。”
其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仅仅维持了两个多月!这烧钱速度既吓人又盲目!
一直以来,e洗车和其他洗车平台一样靠着“1分钱”洗车的优惠活动吸引了不少用户。对于上门洗车的业务成本,张晶算了一笔账:相比到店洗车55%的场地租金和40%的洗车工成本两项大头儿,上门洗车能节省55%的租金成本。接下来看人工成本,加盟技师每单从e洗车拿18块钱,e洗车则负责提供订单和洗车工具。因此对平台来说,每单的设备损耗不到2块钱,综合算一单的人工成本在20块钱上下。
张晶透露,用户习惯的培养是最“烧钱”的,e洗车每个月的洗车补贴要烧掉六七百万元。但他却没有考虑过,这样培养出的用户忠诚度,也最不可靠。
从今年4月开始不少用户遭遇了到店洗车不让用e洗车付钱的情况,商家的说法是,e洗车被指出未按照签合同时约定的时间给商户结账,约定的到账时间是1个工作日,但e洗车一拖再拖,最长的已经有3个月,钱还没到账!
e洗车业务模式上思路不清,从一开始就没搞明白,上门洗车本来就是一件新的不能再新的概念了,客户的尝试成本很高,转化非常不容易。而且,最最致命的是e洗车的上门洗车服务给了合作门店一个信号:我要开始打劫了,你小心了!那么可想而知,本来就是很弱关系合作的合作变得更加岌岌可危。本来洗车到保养到美容的转化就不理想,这样一来更加成了黄粱美梦。
新业务开展受挫,老业务又急剧下滑,再加上资金链断裂,只能关门大吉了。
烧钱烧不出未来
“免费洗车、1分钱洗车、1元钱洗车”,贴着类似广告的小车,在过去一段时间曾频繁地穿梭在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
前两年资本的疯狂涌入,让汽车后市场也陷入烧快钱的状态。但一旦用力过猛,必然会留下后患。
“经过近年的投资热潮后,资本的寒冬或即将到来。希望创业者能做好‘寒冬’到来的准备”。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早在去年便提出预警,但在万亿市场规模的诱惑下,仍有许多创业者蜂拥而至,烧钱拼杀,而汽车后市场O2O对资本的依赖程度远比其它行业要高。
最终,大量汽车后市场O2O创业公司在资本压力下,现金流断裂而血流成河,难逃倒闭命运。
资本寒冬时期,若仅以烧钱模式进行跑马圈地,很容易会因忽略服务质量而被消费者和门店抛弃,保持良好的客户体验需就要用强大的地推团队和平台技术支撑,优秀团队能帮助门店在技工培训、服务流程上进行优化,切实提升门店的服务能力及运营水平。
再者,汽车后市场O2O是一个很重的行业,用户对于产品服务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正是复杂的需求导致了行业的重属性。身处当前碎片化时代的汽车后市场O2O创业公司,无疑需要以精细化为应对方针。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需要市场检验,谁能率先冲破行业瓶颈率先完成模式布局,谁就会更快寻找到通往春天的捷径。只有真正有价值,且尊重正常商业逻辑的汽车O2O项目,才能脱颖而出,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