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三分天下,租赁崛起
最近看到一条数据:今年1到7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销量实现1218万辆,同比增长了13.3%。数据背后,是中国汽车保有量已接近两亿辆的事实。
那么,问题来了——一些交通拥堵成为常态的城市开启了摇号模式,提高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同时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路口,不少行业并不景气,还有哪些因素在支撑着新车销量?
家庭消费能力、购置税政策、消费趋势等等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还有一大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汽车金融。
时至今日,贷款购车已经是一种消费者普遍接受的购车方式,但在二十多年前,这还是一种新鲜事物。上世纪90年代初,北方兵工汽贸率先推出的分期付款购车服务,成为了中国汽车金融诞生的标志。此后,经过了爆发期、波动期,汽车金融进入到稳步发展阶段,车贷已经成为刺激汽车销售的常规武器。
包括车贷在内的整个汽车金融市场的规模,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估计,2015年在8000亿到9000亿之间。在这个市场上,主要的玩家有三大类: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前两者发展的时间比较久,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但融资租赁崛起的势头不容小觑。
三大玩家中,商业银行的优势地位最为明显,它们的业务基本涵盖了汽车行业的全产业链。相较于国有大型银行,平安银行等商业银行投入的资源更多,获得的市场份额也更大。以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事业部为例,三年前其新发放汽车消费贷款的规模就达到了500亿元,今年更是有望冲刺1000亿元的目标。
在整车生产、供应链环节之外,凭借资金规模和资金价格的优势,商业银行们成为了经销商们库存融资的首选合作对象。去年仅库存车融资一块,银行对经销商融资投放的表内外余额就不低于5000 亿元,与近 8000 家有合作。
另外,通过向经销商让利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商业银行还在零售金融市场拿下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汽车金融公司是另外一股重要力量。目前我国获批的25家汽车金融公司,资产总规模已经超过了4000亿元。绝大部分汽车金融公司都有汽车厂商背景,例如上海通用汽车金融、大众汽车金融、比亚迪汽车金融等,能够依托厂商的经销商网络发展。因此,与商业银行相比,汽车金融公司们在厂商支持政策、销售网络布局,以及系统对接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但在融资渠道方面却比较有限,因此其发展也受到了资金规模和成本的限制,直接表现为库存金融业务很难真正做大。
融资租赁公司则是近年来汽车金融领域迅速崛起的新兴势力。与汽车消费信贷相比,融资租赁公司的产品设计更加灵活,审批效率更高,消费者使用门槛更低,在租赁到期后的选择也更多。
德勤之前做过一项调研,结果发现截至2014年末,国内乘用车融资租赁渗透率仅为约2%,还处在特别早期的阶段,与北美成熟市场近50%的渗透率相差甚远。
面对这么巨大的增长空间,各路资本已经开始布局。现在的融资租赁公司也可以分为几类,例如平安租赁这样的银行系租赁公司、奔驰租赁这样的厂商系租赁公司、汇通信诚这样的经销商系租赁公司,以及先锋国际租赁这样的专业租赁公司。
我这里愿意大胆做个预测:未来5年,汽车融资租赁的复合增长率不会低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