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浪潮下,一个实践者的梦想
分享经济 丨 马化腾
在我接到写序邀请的时候,恰逢 2016年全国“两会”闭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支持分享经济发展”,从之前中央文件中的“发展分享经济”到现在的促进与支持,足以看到分享经济在中国整体经济格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分享经济的特征是大众参与,资源高效配置,用户体验更好。这种“不求拥有,但求所用”的新经济模式既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又满足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股新动能。
幸运的是,滴滴在意义非凡的分享经济大潮中扮演了先行者和实践者的角色。
三年前,我们通过信息匹配,完成了出租车与乘客的连接。后来我们发现即使 80%的出租车司机已经加入了滴滴,很多乘客高峰期依然叫不到车,因此我们推出了专车、快车。
但很快我们发现不管有多少职业司机在平台上,高峰期依然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所以我们把 B2C和 C2C结合起来,把那些非专职司机的空余时间、闲置资源分享出来。通过“人人帮助人人”的分享经济模式,才有可能把高峰期和平峰期的问题完美解决。所以我们推出了快车产品之后,又推出了快车拼车、顺风车、跨城顺风车。
现在,我们用 90%以上的应答率和 60%的拼成率,解决了打车难问题,同时将分享经济的模式与理念带到了中国 400多个城市,让2.5亿中国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分享经济带来的便利与舒适。
滴滴关于出行的梦想,就是用互联网把所有的交通工具都连接到互联网上,用越来越强大的交通云,用越来越智能的引擎去调度一切,导航一切,提升整个城市的出行效率,提升每一个用户的出行体验;用分享经济的模式,让这个城市不再增加一辆私家车。我们的使命一直没有变过——“让出行变得更美好”。我们的愿望是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
最近半年,伴随着滴滴的快速发展,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分享经济在互联网时代突然火了?为什么是在出行行业?为什么滴滴成了分享经济的代表?分享经济在中国发展前景如何?我想大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回答这些问题。
第一,工业时代晚期的资源紧缺是分享经济出现的大背景。
在工业时代,物权的私有化是所有权的概念。由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商品极大的丰富,让拥有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是直到工业时代晚期,也就是最近十年,很多领域开始出现了资源紧缺。人们发现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够拥有这么多的东西,因为空气、交通等很多领域,包括能源都有瓶颈,资源并不支持每个人欲望无限的索取,这是第一个大背景。
第二,在资源最紧缺的领域,孕育出了最先锋的分享经济。
这是因为交通资源、路面资源是中国交通发展最大的瓶颈。过去的十几年,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快速发展,但是道路的发展跟不上车的发展。中国的车到底是不是很多?答案是:并不多。实际上中国只有 1.5亿辆民用汽车, 8亿的城镇人口,大概 18%左右的人均汽车拥有量,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但如果我们把汽车的数量从 1.5亿辆提高到 5亿辆,从现有的道路资源来看,完全不现实。因此,替代性的方案应运而生:在不增加汽车总量的情况下,通过更好的分享提高汽车的使用率。
第三,互联网平台是分享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没有互联网平台,分享经济是没有条件发展的。所有的分享都是互联网组织的。在互联网产生之前,拼车只能是邻里互助或者在路上举牌子,交易成本非常高,并没有可行的平台和组织方案。正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匹配供需,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加上交通行业存在的瓶颈,才使得整个分享经济开始在这个领域快速发展。
第四,中国将是分享经济发展最快、发展最大的市场之一。
中国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买车非常贵,但是打车相对便宜;美国买车很便宜,开起来也很方便,但是打车非常贵。因此美国的穷人都是自己开车,有钱人天天在打车;中国恰恰相反,刚刚毕业的白领才会打车,一旦有钱就要去买一辆车。因为成本和性价比有优势,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和车流向像滴滴这种共享出行的平台。分享经济和拥有经济的性价比的差异,使得用户更快地迁移过来,我相信中国有可能是分享经济发展最快、发展最大的市场之一。
此外, 2016年,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资本、人才越来越成熟,创业门槛更低,将有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会加入分享经济的实践中来。庞大的用户需求、节俭的文化传统以及先期成功的实践,都预示着分享经济在中国将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今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有很多已经领跑世界,这是分享经济时代中国人创新创业的力量,更是民族产业发展的骄傲。未来,以市场和技术创新为主导,以用户利益为根本,构建一个企业、政府“互通互联,共享共治”的“命运共同体”,让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插上互联网技术的翅膀,成为真正世界一流的互联网强国,这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分享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了,抓住时代的机遇,迎接世界的挑战,是每一个互联网企业的责任。
文/程维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