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大热 千亿投资屯兵上游锂电池
在国内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的当下,锂电池行业却异军突起,成为资本热络聚集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最近半年以来,A股已有10家上市公司宣布投资建设新的锂电池项目,投资总金额接近280亿元。另据统计,今年1至10月来自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增量投资有800亿元,加上社会上其他企业的投资,预计2015年度动力锂电池新增投资将突破千亿。
新能源汽车的火爆无疑是锂电投资热的主要原因。另外,最近“汽车-电池联合”模式的悄然兴起,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而在二级市场上,锂电企业的身价亦水涨船高,翻倍牛股层出不穷。
产业资本密集加码
锂电投资就像一阵风,最近半年刮得尤为猛烈。
6月3日,比亚迪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以57.4元/股的价格,发行股份募资150亿元。其中,铁动力锂离子电池扩产项目总投资60.23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60亿元。
7月15日,骆驼股份宣布定增募资20亿元加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中向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项目总投资10亿元。而为了加快锂电池的下游应用速度,骆驼股份还投资2亿元设立“骆驼集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开展电动车(公交车、物流车、通勤车)租赁运营业务。
8月11日,成飞集成和德尔未来双双宣布扩增锂电产能。其中成飞集成子公司中航锂电拟与常州市政府合作,总投资125亿元建成12GWh的锂电产能;德尔未来则宣布定增募资20亿投向石墨烯超级锂电池项目及石墨烯超级锂电池材料项目。
9月1日,大东南宣布募集20亿元用于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猛狮科技则在10月8日对全资子公司福建猛狮增资25亿元,全力支持其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的建设。除此之外,雄韬集团和中天科技均在10月下旬公布了自己的锂电项目建设计划,投资金额分别为9.35亿元和3亿元。新大新材在最新公布的定增中也有一项投资3.5亿建设的锂电池材料项目。
除此之外,在非上市公司方面,天津力神7月宣布拟投资12.11亿元,利用现有厂区及预留用地建设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扩建项目。而沃特玛电池则在8月表示,将投资7亿元在湖北十堰建设动力电池及电动车生产线。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最近半年内,A股已有10家上市公司在锂电池项目上的新增投入就接近280亿元。而来自2015年第三届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来自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增量投资就有800亿元,加上社会其他企业的投资,预计2015年度动力锂电池新增投资将突破千亿。
新能源汽车拉动引擎
对于为何超常规大力扩张锂电池产能,成飞集成证券部人士给出的解释是:“现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速度在加快,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上半年中航锂电池订单增加,目前产能远不能满足。”而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亦感慨:“高性能动力电池产能不足,制约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这一说法在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口中得到证实。今年8月,比亚迪在全景网互动平台表示,电池产能不足一直制约着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拓展,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新的电池工厂即逐步投产,但产能的释放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预计完全达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奇瑞公司亦爆料称,电池供应紧张是限制奇瑞电动汽车产能的主要问题。其精品小型电动车EQ上市后,按目前市场状态2015年全年销量应该能达到2万台,但由于电池供应紧张,产能不能完全放开,预计2015年EQ电动车全年销量也只能达到1.5万台。
工信部数据显示,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07万辆,同比增长近8倍,环比增长54.6%;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0.69万辆,同比增长3倍。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需求规模达到约200亿元,并且第四季度依然保持强劲态势。汽车厂商正急于寻找电池供应商,而锂电企业也在拼命扩建提升产能。
多氟多相关负责人在7月份曾公开表示,公司锂电池产品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年初,产能严重不足,存在一些订单不敢接的现状。据称,公司当时拥有锂电产能5000多万安时,同时新的1亿安时产品线已经在建,预计今年年底锂池产能将达到2亿安时。
国轩高科总裁方建华认为,今年前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虽然仅为12.35万辆,但动力电池的缺口已经达到了2GWh左右,按照目前的配套情况,这一“缺口”应该能满足10万辆乘用车或者3万辆左右的新能源商用车。“有的商用车品牌8、9、10月份都不敢接(新能源车的)订单了,因为电池供应不足。”
而在二级市场上,锂电池的稀缺价值被敏锐的资本嗅觉挖掘得淋漓尽致。东方财富网锂电池概念指数自今年1月初至今上涨76.7%,即便是遭遇了年中的“股灾”,亿纬锂能、猛狮科技、国轩高科等正宗的锂电概念股仍然走出了翻倍的行情。
车-电联合模式引关注
为了尽可能避免产能过剩,并使得技术层面有着更好的契合,电池厂商开始与汽车厂商开展深度合作,在研发层面上,电池厂商将直接介入到整车设计上,汽车-电池联合研产模式开始崭露头角。
比亚迪可谓这一模式的典型。王传福在几年前就表示:“比亚迪有世界领先的电池技术,用电池技术和汽车联动制造电动汽车,我们是在前头的。”公司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是其第二代双模车型技术基石,在此基础上分别诞生了“秦”与“唐”。搭载公司最新的铁电池技术的新款纯电动车e6,续航水平由300公里提高到400公里,已接近特斯拉的水平。
除了比亚迪自产自销的方式以外,亿纬锂能亦找到了另一条路径。公司11月26日公告宣布,与天津华泰设立电池生产合资公司,双方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研发领域开展长期合作,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对于这一合作,长江证券分析师表示,公司与华泰成立合资公司符合行业未来模式,有助锁定核心供应商身份。新能源乘用车的电池系统开发,通常需要深度介入到车型的开发过程中,业内目前兴起的合作模式是车企与电池厂合资建厂,一方面车企可以获得相关技术,降低成本,一方面电池企业也得以介入到车型开发中。
记者注意到,目前业内如北汽和CATL合资成立普莱德,上汽和A123合资成立上海捷新均采用此类合作方式。上述分析师认为,未来亿纬锂能将大概率成为华泰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核心供应商。此次合作对公司而言,一方面锁定了新客户,保障长期销售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协同研发,进一步积累动力电池产品在新能源整车的集成经验,大量收集应用参数并反哺电池研发,夯实公司长期竞争力。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也认为,这一模式能够有效化解自身产能的释放,且有利于未来竞争。首先,公司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释放产能;其次,公司与汽车厂商深度合作后,有利于锂电池生产企业更好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改善锂电池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在未来行业出现竞争激烈的局面下仍能保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