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不等于胡作非为
胡作非为,一群排队等着被“互联网的风”吹起的牛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开始成立的几家汽车后市场O2O企业:停哪儿、云洗车、车车易行、人人爱车、打的啦等都已经关闭或停止运营。它们都 有个共同点——短命!其中,寿命最长的“人人爱车”成立于2012年1月;而2014年11月才上线的e洗车,现在正挣扎在崩溃的边缘……
这是肿么了?”大热必死“——这是博彩业中的老话,可是用在这一大波所谓O2O企业上倒也合适。据称,未来95%的O2O会被淘汰。冥冥之中,忙乱之间,众多O2O就已经倒在半路上,临终也不曾明了,这是让投资人或创业者最无奈的死法。
近几年,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中国汽车后市场正步入黄金期,消费需求日益旺盛。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机动车保 有量达2.64亿辆,其中家用汽车1.3亿辆。业内保守估计,包含金融、保险、养护、维修及配件、汽车文化、汽车运动、二手车、汽车租赁行业的国内汽车后 市场年营收规模已达6000亿元,未来将达到8000亿甚至万亿!
也难怪,一大波站在风口,等着被“互联网思维”的东风吹起来的牛们,还在觊觎着那看似诱人的蛋糕。
利而不害,O2O不是”革命者“,而是”协作者“
O2O到底是什么?按照度娘的说法,O2O即Online To Offline (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如同当年的携程网,就是O2O的早期模式,依靠信息挖掘聚合实现线上线下导流的转化消费。
其实,O2O是价值创新,应该是利而不害,它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传统行业所担心的”革命者“,而是传统行业价值提升的”协作者“,社会资源盈余的整合者。O2O并没有创造多少新的价值,而是把信息、资源重新打包,让价值传统更高效和便捷而已。
那些汽车后市场里的O2O,一窝蜂地搞上门服务,组建服务团队,添购装备,完全无视汽车后市场原有社会服务资源的存在,想当然地认为消费者完全适应了互联网化的消费模式,重资产运营却低价竞争,搞得市场乌烟瘴气,消费者还不买单,最终难逃钱烧光、人散去的败局。
抓住痛点,消费者需要什么的O2O?
汽车后市场的巨大蛋糕,引来了汽车厂商和相关产业商户的密切关注,市场的争夺战日趋激烈,开启了“互联网后市场”模式,B2B、 B2C、B2B O2O等各类模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O2O”一直都是主流的趋势。可见,消费者不是不需要O2O,市场也容得下新的创新和摸索,但问题 的关键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O2O?
汽车后市场客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举个栗子:一辆汽车的标准配件,足够让人眼花缭乱,何况还有众多非标准配件。汽车后市场高度依赖专业知识、 人员技术和设备。这不是快递送个货这么简单,单是洗洗车、打打蜡、上上机油、做个四轮定位也就罢了。但要涉及到更复杂的保养和维修,对那些上门保养O2O 企业来说,如何保证技师的专业性和维修质量的可靠性就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像那种轻猫淡写、无关痛痒的所谓O2O上门服务,是很难留住客户的,何况这种所谓O2O服务,传统汽车经销商一样可以提供,那么像e洗车之类的所谓O2O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
有意思的是,像百度、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公司,近年来都在努力实现与传统产业和行业的结合,在强强联合的过程中推动产业升级,而不是去独自造车、造电视、造房子、造银行,而这样的风口显然不是处处抓钱的小创业者们可以做到。
不可否认,O2O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思维也将在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但不管怎样,实体经济依然是时代的、国家的中流砥柱。消费者的亲身体验、传 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都将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不断提升。而抓住消费者痛点,切实解决用户需求,并与传统行业有益互补的O2O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而那些胡作非 为的O2O还是少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