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新奥马新免费资料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

欧美零部件企业巨头 加速渗透中国市场

文章来源: 添加人:中汽联-王如玉 更新时间:2015-08-17

   尽管中国车市的下行压力还在加剧,然而国外零部件供应商仍然十分看好中国零部件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并加速对中国市场的扩张和渗透。7月24日,江森自控发布公司二季度财报时确认,将剥离旗下汽车座椅和内饰业务,这两大块业务将成立一家独立运营的新公司。未来中国市场仍是江森自控的发展重点。前不久,江森自控宣布将在中国兴建六家新工厂,该公司预测到2017年其在华座椅和内饰工厂将达到72家。

oumei.jpg

  欧美零部件企业加速渗透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仍然是“香饽饽”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汽车销量增速放缓甚至陷入下滑。然而,欧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却无惧车市下行压力,仍加快在华投资扩产的步伐。这些跨国零部件企业认为,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而且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中国零部件市场的前景还是较为可观的,因此跨国零部件巨头加紧抢夺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同时,一些规模较小的国外零部件供应商也跃跃欲试,希望在华闯出一片天地。

    近日,西班牙零部件制造商法可赛发布声明称,该公司在华第三家工厂已经投入运营。据悉,新工厂靠近其客户宝马,位于沈阳市宝马汽车工业园。法可赛于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并于2006年在中国建立全资子公司,该公司在华另外两家工厂分别位于太仓和重庆。法可赛表示,为了加强在华业务,该公司计划到2017年在中国华南地区再开设一家新工厂。

    不久前,汽车零部件巨头麦格纳收购德国零部件供应商格特拉克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在这笔交易中,中国市场占据了很大的因素。格特拉克在华建有多家合资工厂,该公司CEOMihirKotecha曾预计,到2019年中国有望成为该公司第一大市场。在宣布收购格特拉克之后,麦格纳国际CEO唐沃克曾说:“格特拉克的合资企业关系为麦格纳中国业务的大幅发展提供了潜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是双离合传动系统业务发展最快的市场。”

    在欧美汽车零部件企业看来,中国市场的潜力还很大。去年,世界上每售出四辆汽车中就有一辆产自中国,中国汽车产量大幅领先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目前,与跨国车企建有合资企业的上汽、一汽等国有车企在中国市场销量领先,不过中国自主品牌如长城和吉利等一直在奋起直追。尤其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车市增速放缓,在合资企业销量下滑之际,自主品牌却逆势上升。在一些欧美零部件企业看来,中国自主品牌的“向上”诉求,给了他们在中国站稳脚跟的机会。  

    自主品牌“向上”提供良机

    “随着中国合资车企产量不断攀升,许多德国零部件制造商开始进驻中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汽车分析师彼得·福斯指出,“到目前为止,尽管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相比跨国车企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不过他们已经在技术层面上迎头赶上。他们现在已经具备实力,为中国首次购车消费者和中产阶级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车型,因此,自主品牌未来有可能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福斯还表示,中国政府非常希望自主品牌能获得成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自主品牌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为欧美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机遇,他们必须严阵以待。”他说。在遇到复杂的工程问题和技术瓶颈时,中国自主品牌往往非常依赖供应商的专业知识。

    德国零部件供应商KSPG支持福斯这一观点。去年,该公司在华营业收入达到6.4亿欧元,占据其总营业收入的1/4。该公司CEO宾尼希(HorstBinnig)表示,来自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订单就占据其总营业收入的1/10。虽然KSPG在华也拥有不少跨国车企客户,不过他们“在中国更倾向于本土制造商”。宾尼希表示,“中国零部件市场的发展不只是因为政府提高油耗限值和排放标准,更是因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积极寻求最新、最先进的汽车技术。”

    德国供应商伟巴斯特是全球知名的汽车天窗和加热系统供应商,该公司CEO恩格尔曼表示,“实际上,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对于我们而言尤为重要,滑动式天窗现在成为消费热点。我们发现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不断需求更高质量的零部件和更为先进的技术。我们预计全景天窗将占中国50%天窗市场,这将带给我们巨大的发展机遇。”

    带先进技术到中国寻投资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在鼓励本国零部件供应商,甚至包括一些资金短缺的小企业来中国“掘金”,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存在巨大的商机。美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处贸易政策主任丹尼尔·格林表示,“中国政府正在鼓励欧美零部件企业将其在电池管理系统、材料处理、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带到中国。”

    近日,丹尼尔·格林在美国汽车管理研讨会上说道,“我们发现很多中小型零部件企业正蜂拥来到中国。他们把在美国研究并力图实现的技术带到中国,希望可以在这里寻找资金,继续完成其研究,而中国汽车制造商恰恰可以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

    丹尼尔·格林还表示,除了在零部件方面的合作,美国政府还希望促进与中国的汽车贸易。他还补充道,美国零部件企业与中国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尤为重要。“中美两国企业确实存在许多良好的合作机会,美国政府对于这些合作的达成也是乐见其成,因为我们也一直在寻找合作契机。”他说。

协会公告
会员动态
金圣节能环保燃油
中国汽车消费网
中国汽车配件网
中国轮胎商务网
汽配汽修网
仙林汽配城
企汇网
中国卡车网
润滑油信息网
中国汽车用品网
中国润滑油经济网
中国汽配通
国车网
车商网
广西汽车配件协会
汽车英才网
汽车用品报
汽车市场网
酷配网
汽车测试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世通国际大厦C座10层 客服邮箱:[email protected] 客服电话:400 6363 789
北京中汽联科技集团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89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