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汽车后市场“茫”后,必有天亮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人普遍有共识:就是大多数公司面对快速变化的行业发展催生的观点、思维、模式、资本、变革等,如何坚持和发展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正因如此,行业才有许许多多的论坛、交流,无论老板或是经理人都卖力参与。不过,笔者倒是奉劝一句:假如不冷静处理信息,不有效梳理思路,不职业化执行,反而思路更添堵,落地更危险。
行业为何如此令人茫然、焦虑?因为遇到了笔者研究提炼出来的行业发展三阶段定论----商机期的爽,实力期的累,战略期的茫。
但如何解惑去茫呢?
笔者见过不少新出炉的模式方案,要不规划高大上---理想情怀主导,要不抓不到穴位---信息想法的堆积,甚至一些企业的发展方向调整,要么盲然跟风,要么无方向妥协。
企业如此的做法,这又如何该解惑呢?
陈仲多年的多种案例的实战研究和验证,解惑需过三关:
一、信息过滤化---去伪存真,找出行业和商业的本质规律
当下的商业社会,已经是信息爆炸时期,但各种流派、唱法诸如资源对接、股权投资、转型变革、模式创新、理念落地、服务竞争、营销定位、品牌规划、互联网思维、渠道为王、培训造势等等,让各路英雄应接不暇,本来就是靠商机快速发展的行业,面对当前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双重困境,竟然是“道理是对的,但就是不知如何落地”的困惑,所以试错就有了合理的借口。
其实,做到过滤化不难,首要是心静如水,回归你价值观---有所为有所不为,假如赚钱依然主导做事,必定热潮跟随,就只能拿来主义,为先烈做小白鼠。
第二,运用工具化让过滤更具预知力
陈仲曾经对企业许多变革作出预判,成功率奇高,不是本人厉害,而是在实战研究中创造了一套方法论----快速诊断的“扫描、解剖、点穴”。
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结论(详细可参照陈仲相关文章),离开了这些定势,创新可能瞎扯谈、冒大险。
1、单店:市场发展趋势在面子工程、专业取胜、刚需大众化。选址需考虑集市、商圈、社区三种类型。
2、连锁:市场只能有销售型连锁、服务型连锁二种类型,前者如汽配连锁需解决精准匹配、配送及时,精品连锁受电商冲击大,需品类个性化。而服务连锁易复制失真、易运营失控(市场多是分店型连锁的症结就在这里),唯有转换为单店模式的销售型连锁才能快速并且掌控有度。维修连锁非最佳,也只有高端可选,并且等待汽配连锁发展起来作为维修连锁采配的支撑。
3、O2o:上虚下不实,难题在对接(也是闭环)。玩互联网的人厉害但不深谙后市场门道,后市场的行业人有沉淀但互联网思维提速难,唯有二类人融合、反向o2o才稳健,否则互联网o2o就是烧钱冒险,肯定会死掉一大批,正如团购风。
4、商业模式:新模式不在宏观叙事式,而是极致下(爆炸点)延伸。代理商、行业展会等都可在资本思维下修正为“平台型”模式,众筹也好,融资也行,但必须洗脑,彻底放下,否则不伦不类,死在前行半路上。
5、行业联盟:乌合之众难以唱大戏,不是理念和能力问题,而是中国人的劣根人性。出路就是顶层思维设计:底层的利益捆绑(专业可解决),中层的体系控制(需要行业沉淀格局思维人),高层的理念推动(不缺真实情怀,多见以此推动恶化似传销),否则,分道扬镳是迟早的残酷结局。
二、落地转换化---商道逻辑提炼,找出脉理穴位
无论外界学习或是行业内探讨,如果对行业演变规律、服务本质不做研究掌握,落地转换就徒有虚表,决策就自然缺乏魄力。
陈仲再次陈述行业服务特性和本质,以供参考。
1、维修:诊断标准化长期难以落地实施,消费直接体验差。资源型转换为市场型难度大,在于营销聚焦难、品牌培育难,只能个体化生意思维。
2、美容:实为面子工程,可催化消费时尚,塑造企业品牌,但前提不能漫天要价,且需降低销售推介难度。技巧、经验型销售能适用单店,连锁却难快速化。
3、护理:类似家政业,如果低价必死,但冲击连锁难在盈利弱,品牌难扶持,只能配套跑龙套。
4、装饰、改装:个性化,消费可直接体验,但难以规模化,只能产品思维导向。
5、保险:销售低价化、市场政策化,杀伤力在于购买便利和索赔兑现。供应商财大气粗,但也靠网络竞争,而服务商看客户基数了。
6、喷漆:可塑造品牌和连锁,但须面对大众车主市场,捆绑松散合作仅是市场思维,哪怕是加盟。
构想、创意转换落地需要功力,本文非能清楚阐述,但提醒几点:
1、试验成功不代表可快速提振。这里需要注意内在规律和要素,考虑市场区域性,人才供应、运营掌控的可行性。少点小范围成功就以为可大面积推行,是极端错误的想法。
2、盈利面切忌一网打尽,新商业模式设计往往在此犯晕。广度、深度捆绑,违背了消费人性,无所不能是放大自己却不考虑竞争对手。
3、用思维图找出节点。节点应在产品思维、市场思维、资本思维格局下寻找,而非瞎找。唯有精准节点才可串联成推进线,不然就是乱划线。落地大变形甚至扭曲往往在这里失当。比如,连锁大发展要在“标准、盈利、控制、传播”中寻找平衡点。
三、执行方案化---资源配置下的战略与战术组合
这是多数人擅长的功夫,本人仅啰嗦几句:
1、老板职业化。这最短缺。象八九十年代做老板起家,已然不适应市场要求。速补已经来不及,只能慧眼选人或合伙,匹配合力。但用人之道也最考究老板能耐!此关不过,只好碰运气。
2、思维模型从纵深思考转化为层次思考。亲力亲为啥事也操心养成的决策做事习惯,就难以驾驭方案专业化、监管职业化。这里,需要十字架聚焦的功夫。
3、索取心态不可取。索取是典型的生意型老板行为,但市场整合的责任落在企业家。中国人喜欢拿来、霸占,但也最聪明,谁也不傻。
4、虚实结合需要岗位人才搭配。这也衡量企业的团队战斗力之一。过虚过实或结合点差,都可能半途而退、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