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商转型,先换思路才能找出路
汽配流通模式亟需改造
众所周知,与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相关的后市场机会越来越大。同时,车主的消费心态与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消费者倒逼汽车维修保养要“采购精准,配送快速,价格实在,品质可靠”,配件采购已经成为汽车维修保养服务终端的生命线。可是目前国内的汽配流通环节存在经销商散乱小的严重问题,约30万家汽配商对口约30万家汽修厂,比例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1:1!
电商平台全面攻入汽配流通领域
也正是由于对于汽车维修保养市场的商机大,而汽配流通渠道上环节又实在太多,所以电商自然而然的就会找准这个机会切入到这个行业中。从天猫、京东这类大众化销售平台,到养车无忧、车蚂蚁,这类垂直化平台,都纷纷携在线集客的优势加入到汽配流通渠道的争夺之中。而号称20亿元投资、在全国各大城市拥有10万家线下门店的汽配B2B垂直电商“淘汽档口”,甚至在今年2月份已全面启动“淘汽云修”,从原有的单一B2B业态,全面转型为LBS(LocalBusinessService)型O2O电商结构。
传统汽配企业突围的几种可能方向
汽配企业绝不会坐视自己的业务逐步被电商企业所蚕食,毕竟那么多年摸打滚爬下来,他们还是最懂这个行业的。那么在当前这个从不规范市场向规范市场的转型过渡阶段中,汽配企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绕开那些“散乱小”的中间环节。我们来细数一下现有几种模式:
AUTOZONE模式,面向DIY的仓储式配件大卖场模式至少在几年之内还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汽配城模式虽然只是过渡形态,但这个过渡期可能还会很长。
ALLANCE模式,即联购分销模式,抑或简化为集采模式。本质上,更像是在特定市场环境与特定发展阶段的一种“抱团取暖”方式。从更加正规化的CAAPA,到分散在各地的各色自发的联盟,都是在当前条件下发展出来的一种业态,但长远来看不太可能成为一种主流模式。
NAPA/CARQUEST模式,下沉到终端的易损件连锁模式目前已有康众、驰加、轮库等一批成功的代表性企业。尤其是康众,已经在向终端提供服务的方向进行延伸,及时从产品竞争转型升级为服务的竞争。这种面向维修厂的联盟、连锁模式在国内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所需的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需要有资本能真正耐得住性子才行。并且连锁企业发端于国内这种长期不规范的市场,规范成本是很高的,所以一开始就会遇到当下毛利低的考验。
汽配企业的B2B电商模式。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汽配城?主要是由于汽配经销商散而小,各自经营着不同的车型件或是横向件,为了方便维修厂的一站式采购而聚在了一起。国内医药和钢铁领域已有B2B电商平台的成功先例,而在汽配领域,由配件代理商所发起的垂直电商,以及直接连接配件厂家与终端的平台电商,最终真的可以逐步取代已陷入超微利时代的汽配城。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佳配、中驰和联配通。
精准的车型配件数据是汽配渠道整合的关键
无论是B2B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者,还是维修门店与配件连锁店之间的整合,关键都在于“快”和“省”——“快”的前提是配件匹配要准,要求能解决多种车型配件的需求,配件与车型的匹配不能出错。“省”,则要求通过车辆VIN码不仅能匹配到原厂件,更能找到相应的同质配件,同时由数据管理来减少配件库存。数据,是贯穿整个流通与整合过程中的关键突破口!
汽配企业的转型究竟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又如何利用车型与配件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让我们相约7月29-30日,由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所主办的“中国汽车后市场系列论坛(上海站)“的活动。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学习同行企业的经验,从千头万绪中理出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