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目标:空气质量达到欧盟标准2020年实现PM2.5浓度低于25微克/立方米
“到2020年,全市PM2.5低于25微克/立方米,达到欧盟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这是广东省深圳市委书记许勤在全市环保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
作为一个面积不足2000平方千米、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深圳提出这样的大气环境治理目标底气何在?
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深圳全市GDP由1.15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95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34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136亿元,增长了1.3倍。
与此同时,万元GDP能耗、水耗6年累计分别下降23.2%和48.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明显下降,“十二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累计分别下降57.2%、40.6%、44.6%和37.8%,2016年又分别下降8.6%、5.2%、10.2%和3.4%。
在外界尤为关注的PM2.5年平均浓度方面,深圳市实现了从2012年的4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6年的27微克/立方米。
此次深圳市提出到2020年全市PM2.5浓度低于25微克/立方米,虽然和2016年只有2微克/立方米的差距,考虑到基数较小,任务可谓艰巨。完成这一任务,深圳靠什么?
靠近年积累下来的减排经验——
以2016年为例,深圳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完成妈湾电厂剩余3台发电机组燃气点火改造,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最严格的超低排放标准。
开展重点行业VOC治理,全市集装箱行业全部改用水性漆,汽车制造、自行车制造等重点涂装行业改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出台《家具成品及原辅助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推进家具制造行业开展VOC治理。
完成65台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生物质锅炉、柴油锅炉的拆除、关停或清洁能源改造。
淘汰黄标车近7万辆,从2016年7月1日起对黄标车长期全面限行,全年查处黄标车冲限行禁令违章行为16583宗。组织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检测,累计完成1万台/次检测任务。
落实绿色低碳港口建设五年行动,从2016年10月1日起强制船舶靠泊期间转用低硫燃油,截至2016年12月底,已有4450余艘(次)远洋船舶使用低硫燃油,蛇口港、盐田港、大铲湾港和妈湾煤码头已建成12个泊位的岸电设施。
靠新一轮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
据了解,为落实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全国及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环保督察的要求,深圳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专门印发了《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明确了61项任务。
许勤在会上要求,要以此为契机,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由点及面推进行业性、系统性的整改,瞄准更高目标,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深圳市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
上周,深圳市政府审议通过新一轮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部署七大类30项具体措施。
许勤强调,下一步,要加强机动车污染治理,坚持一手抓柴油车的污染防控,全面落实国家清洁柴油机计划,一手抓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确保全年新推广两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9月底前实现公交大巴全部纯电动化,并在年底前全面推广应用国Ⅵ车用燃油。
此外,要加快打造绿色港口,加快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和推广使用,推动盐田、赤湾集装箱码头完成9个泊位的岸电设施建设任务,并通过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进一步提高靠泊船只岸电使用率;开展船舶排放监测监管技术研究,探索船舶排放监测的新技术和新模式;2017年6月底前发布《港口工作船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