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汽车零部件投诉量增24%
3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汽车及零部件品类投诉从2014年的第三位升至2015年第二位,通讯类产品仍排在首位。这说明2015年我国汽车及零部件投诉数量大幅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2015年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轮胎、前后桥及悬挂系统、车身附件及电器八种汽车零部件的投诉数量为4.2万余件,相较2014年(3.4万余件)同比增加24%。其中,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轮胎、车身附件及电器投诉比例都有所上升,轮胎投诉上升幅度最大,车身附件及电器投诉数量最多,离合器、前后桥及悬挂系统的投拆比例较2014年有所下降。
车身附件及电器投诉最多轮胎投诉激增1.3倍
从类别看,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前后桥及悬挂系统、车身附件及电器七大类零部件仍然是2015年消费者投诉的重点。
伴随汽车电子的快速发展,车身附件及电器产品的装车率越来越高,由于多是易耗易损件,所以投诉比例逐年上升。2015年,车身附件及电器投诉数量首次超过发动机,达到12233件,成为汽车零部件第一大投诉种类。其次是发动机,投诉数量为11690件;制动系统投诉数量为2810件,同比增幅达66%;前后桥及悬挂系统则下降了22.4%,故障多表现为后轴纵臂断裂、底盘异响、减振器异响、前后桥异响、后桥塌陷、跑偏等。
历年来,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等汽车零部件异响,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突出问题,2015年亦是如此。车质网统计数据显示,发动机及变速器异响问题投诉均达到2500件以上。另外,发动机漏油、制动异响、无法换挡、烧机油、变速器顿挫、发动机抖动、车内异味、轮胎起皮及转向异响等问题的投诉量也都在千件以上。具体到品牌来看,2015年,自主品牌汽车的投诉量为2739件,占全年投诉总量的14.52%,排名第一;德系品牌汽车投诉2612件,占全年投诉总量的13.85%,排名第二。其中,自主品牌汽车因零部件投诉最多,多项数据远高于其他品牌,尤以车身附件及电器投诉突出。
往年,由于轮胎投诉数量较少,很多机构在统计时并未重视。但2015年轮胎投诉增幅超过130%,中国消费者协会等很多机构开始正视轮胎质量问题。3月9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投诉办主任吴明对记者说:“2016年我们将会针对轮胎售后质量做一些专题活动。”他介绍,2015年6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曾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2省市部分企业的汽车售后服务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发现近半数厂家使用假冒伪劣配件,近4成消费者曾遭遇过隐形消费或强制消费,汽配市场质量亟待提高。
非质量问题投拆比例有所上升
“汽车零部件投诉数量增加,主要是由于消费者投诉意识提升及非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数量增多。”3月9日,汽车维修专家阚有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零部件产品因质量问题的投诉占总投诉的比例不到50%,且逐年下降,但非质量问题引起投诉的比例有所上升。
2015年,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咨询信息系统共录入受理汽车产品(含零部件)投诉18863件,同比增长31.18%。根据投诉性质,质量问题占44.56%,售后服务问题占21.20%,合同问题占10.80%,价格问题占3.17%,虚假宣传问题占1.52%,假冒问题占0.82%,安全问题占0.80%,计量问题占0.57%,人格尊严问题占0.24%,其他问题占16.32%。其中,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合同问题仍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占投诉总量的七成以上。
具体分析投诉原因:一是购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合同中存在不合理格式条款,部分商家扣留车辆合格证等;二是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强制消费行为;三是部分经销商存在销售欺诈行为,如偷换新车零件等;四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汽车质量问题;五是售后过程中的问题,包括售后服务不规范、价格不透明、配件只换不修等。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家补贴政策的倾斜及传统汽车限制购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尝试购买新能源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正在逐步提升,但由于新能源汽车某些技术发展尚不成熟,电池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也出现各种问题。因此,2015年,电池虚标、续驶里程不足等问题也成为了消费者的投诉重点。记者预测,随着智能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未来电池、车身附件及电器这两大类的投诉数量会逐年增多。